■本刊特约作者袁季
市场缘何迭宕起伏
一、市场自身的因素
笔者认为,A股的整体定价达到较高水平、短期缺乏价值挖掘及价值实现的动力,是出现巨幅振荡的主要因素。根据统计,2月26日A股的平均静态市盈率超过40倍。
我们注意到,在行业选择上,各研究机构的共识越来越大,但范围却越收越窄,优势企业受到资金强烈追捧后享受了较高的溢价,更多的投资者在“自下而上”挖掘新的投资机会。此前市场积极挖掘整体上市、集团注入优质资产这一领域的机会,本身已说明基于企业内在增长带来的机会在逐渐淡化,投资者已在寻找外延式的增长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调整动因。
二、市场之外的因素
随着指数不断攀升、股价持续上扬,对于股市是否有泡沫、泡沫是大是小的争议越来越大,一个不争的事实上,无论是经济层面或是市场层面,所面临的调控压力都在增大。在市场大跌之际,各种版本的传言甚嚣尘上,虽然有些消息已经被证实为谣传,但可以肯定的是,调控的压力不会因此缓解。在以后只要出现调整,各种传言或猜测都还会出现。
此外,不管是不是“中国因素”所致,外围市场风声鹤唳也构成一定压力,上周二全球主要股市几乎是全线下跌,不安情绪甚至波及商品市场。三、投资者心态浮躁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预设中,认为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认知的局限决定了人们存在许多理性之外的情绪、冲动和决策。或许这正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人都明白高抛低吸的道理,却总是陷入追涨杀跌的迷途。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提出的预期理论,主要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决策的。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行为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对预期损失的估值会比预期收益高出2倍,即对于损失的敏感度高于收益。
此外,当在投资市场中发生突发事件时,行为人的从众非理性会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获利者兑现并保住利润的心态很突出,而投资不利者不仅要承受亏损的现实,还要面对下跌空间迅速放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表现为一旦调整幅度超出预期,就会引发集体杀跌的行为。
相持行情中高抛低吸
在笔者看来,在2500点至3000点区间的巨幅震荡在一段时间里将成为常态,形象地说,倒是可以将这种振荡称为“洗澡”,洗得清清爽爽之后才能轻装上阵,迈上新的征程。我们翻看上证指数月K线,自2005年6月以来至今年2月共21个月,期间只有4根阴线,也就是说有17个月是上涨的,积聚的获利盘是相当惊人的。
由于没有足够和像样的调整,众多浮筹沉淀在场内,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出现惨烈的多杀多现象,2月27日就是典型例子,如果不把这些浮筹进行有效清理,未来的上涨将缺乏扎实的基础。不过,对于2月27日天量暴跌的走势,应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方面,筹码的松动必然会对市场形成冲击,沽售带来调整的压力;另一方面,在这个区间进行充分换手后,市场平均成本得到有效抬高,如果形成的不是重要头部,那就会成为下阶段上涨行情的可靠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