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股市巨量成交的状况还在延续,周五央行宣布再度调高准备金率,其收缩流动性的动机十分明显。受此影响,沪深股市出现低开,但随即就被拉起,全天成交仍然非常活跃,成交金额达到1900多亿元。看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巨量成交的状况还将延续。在这种背景下,股市保持上涨格局,应该说还是很有市场基础的。换言之也就是说,时下的巨量成交,并不意味着股市将会见顶。
还是在“2·27”暴跌的时候,沪深股市放出了2000亿元的巨量。当时,很多人担心这是否意味着股市见顶。毕竟,对于很多老股民来说,“天量天价”的股谚是烂熟于心的。不过没隔多久,沪深股市的单日成交金额就突破了2200亿元,再度刷新了“天量”记录。当然,“天量”不可能是经常出现的,但在3月份以来,两个市场基本维持了日均成交在1500亿元以上的水平,表明成交的放大并非偶然,市场正处于极度活跃之中。由此,量增价升的态势也就不断延续,反映在股指上就是不断地创出新高。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市场这种经常性的巨量成交局面是否可以持续。现在谈到股市,大家都在说资金太多了,所以也就不管央行如何出台紧缩政策,社会上如何争议“泡沫”,股指都是一路上涨。反过来说,巨量成交的出现也是资金供应充分的写照。但是,如果巨量成交的状况不能持续,那么作为一轮比较典型的资金推动型牛市,很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创。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看。第一,从现实来看,巨量成交已经持续了几十个交易日,今年第一季度股市的总成交金额已经直逼去年全年的水平。这就表明,这不是一种脉冲性的放量,是有相应市场基础的。譬如说,由于股市财富效应的刺激,银行储蓄出现了向股市“搬家”的现象,从而为股市提供了充足的增量资金。再譬如说,随着人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个具有相应投资能力,也有一定抗风险能力的中产群体,他们是股市新增投资者的主体,其证券投资行为的强化,自然也就使得股市有了更多的买盘。
还有,现在市场炒作题材多变,各个热门板块不断出现,推动一些投资者不断在此起彼伏的个股行情中追涨杀跌,导致换手率大大提高,这也构成了成交放大的基础。最后,老基金的被赎回与新基金的热销,也会加快基金仓位的调整,促使基金经理们被动地频繁操作。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人们对后市的看好,大量增量资金在利好预期的推动下进入股市,成为巨量成交不断出现的基础。显然,以上这些因素,在现在没有丝毫被改变的迹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确实可以说,这种巨量成交的局面将会得到延续。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人们也应该看到,现在股市每天接近5%的换手率,是严重偏高的。即便考虑到“小非”、“大非”减持所带来集中套现这一点,也是高于正常值的。客观而言,在正常情况下这是难以持久的。在沪深股市初创的时候,也曾经出现过换手率奇高的局面,当然那时因为市场规模小,所以总成交金额现在看来简直不值一提。但即便如此,当时的市场也不能长期忍受高换手率的冲击,无从实现持续的平稳发展。当然,现在的情况和过去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但不管怎么说,过大的成交量反映了市场非常缺乏长期投资的思想准备,心态十分浮躁,而这对于行情的稳定运行是不利的。同时,增量资金的进入,也不可能永远处于高潮,总会表现出阶段性。因此,在巨量成交的背后,不是说没有隐忧存在。
也许,一个比较客观的判断是,现在巨量成交的出现,是在特殊环境下的特殊现象。所谓的特殊阶段,其特征就是居民金融资产的加速证券化与证券投资意识的复苏。从市场长期发展的逻辑来看,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是由于现在市场刚开始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尽管很难说在这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殊现象有多少合理之处,但它们确实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个层面上,人们一方面应该看到,当前巨量成交的出现具有内在的必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而另一方面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毕竟不是一种常态。证监会领导说,中国股市现在仍然是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这是很精辟的说法。只是处在这个特殊阶段之中,人们如果过多地按常规逻辑来思考、判断问题,像沉湎于“天量天价”的往事,就无从真正理解现在巨量成交的含义,也难以从中得出准确的结论。
沪市本周+4.39%
开盘3196.59收盘3323.58
深市本周+8.41%
开盘8575.77收盘92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