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似乎正走向疯狂。表象是散户如潮水般涌入,交易越来越火。统计显示,4月9日,单日新开A股账户再度创出新高,达到前所未有的18.8万户。即使以每户5万元计算,一天进入股市的资金就可达到100亿元,几乎相当于一个新募集的基金的规模。数据显示,3月12日以来,A股日开户数已连续21天超过10万户,且开户数逐级增长,从开始的10万户左右增长到上周的15万户左右。保守估算,从3月12日以来的一个月里,场外至少有1200亿元的新资金进入了股市。
与此同时,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无论是GFII还是国内的基金很多都没有跑赢大盘,反倒是散户和私募基金跑赢了大盘。如此情形,相信是全世界股市都没有经历过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呢?对于在如此高位进入市场的新新股民,我们又应该说点什么呢?
大众评判台
励俊:应提高风险意识
现在的A股已变成纯粹的资金市场。随着资金的不断堆高,股市风险也在越来越大,新股民们迫切需要提高风险意识。
乐宏文:意料之中
散户们的疯狂举动完全可以理解。投资人总是受实际市场教育的,散户们怎么可能沉得住气呀?一拥而上完全在意料之中。
曹先生:只有吃亏后才会有所收敛
春节后低价股狂飙,短期内翻番的个股不在少数,许多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再加上去年的赚钱效应,这大大刺激了场外未入市者的神经。但对股市一无所知的散户的大举介入,显然是存在风险的。也许只有新入市者切身体会到风险后,这种势头才会有所收敛。
赵文斌:散户的悲哀
在股市指数不断上攻后,关于股市风险的警告突然销声匿迹了。在赚钱效应下,单日开户的记录还会被不断刷新的。只是钱进得越快,泡沫破灭的时间也就越近,那高悬的利剑最终会落在后来者的尾巴上。这是散户的悲哀。
何若灵:慎重投资
炒股热潮从去年讨论到今年,或许真如“专家”所言,牛市不言顶,但是起码的警惕性还是要有。所以散户们还是要自己多留个心眼,慎重投资。
◆沸点特稿
黄湘源:笨钱搏疯牛“黄雀”在其后
股市8万多亿元的资金中,其中新开户达到1.2万亿元,基金1万多亿元,私募基金也有1万多亿元。如果加上老的散户们,那么,“笨钱”和“聪明钱”目前大致上势均力敌。
这轮行情的主线虽然是股指期货的建仓行动,真正做得有声有色的还是“笨钱搏疯牛”的行为。每天十万新股民开户,动辄上千亿元甚至两千多亿元的成交量,热钱拼命朝热门的股票上砸,不怕股价高,就怕买不到。“笨钱”的热情和胆气足以让畏首畏尾的“聪明钱”望尘莫及。
“笨钱”真不愧为“笨”,不唯“笨”得可以,傻到了极点,而且也疯得可以,狂到了极点。一只股票的价格,有人说不仅要翻番,而且要翻十倍,“聪明钱”没有一个会相信的,可是,“笨钱”却信,非但信,而且还深信不疑。然而,有时偏偏还让他信对了呢!权证末路狂奔,“聪明钱”谁敢沾手?“笨钱”却乐此不疲。可是,偏偏笨人有笨福。“笨钱”正在制造财富效应,“笨钱”中频频冒出的暴发户,就是“聪明钱”也不能不眼红,这至少是当前中国股市一种让人无法简单否定的真实现象。虽然,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的,同时也是暂时的和不可复制的。在某种意义上,也许只能称之为运气。
“笨钱”的运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拜“聪明钱”所赐。
“聪明钱”对股指期货的追捧不仅拉高了指数,而且也为“笨钱”壮了胆气。
“聪明钱”抢筹股指期货为疯牛行情杀开了一条血路。“笨钱”虽然受限于股指期货的规则、大多无缘也无意参与股指期货权重股的抢筹之战,但是,他们在“聪明钱”盯住股指期货权重一线大蓝筹股的同时,让开大道,抢占两翼,或二线蓝筹股,或业绩增长概念,或整体上市预期,或S股重组,或垃圾变黄金,无不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就此而言,“笨钱”乘不上股指期货的顺风车,反而成了别开生面的大好事。他们有了比不得不负重前行的“聪明钱”更大的活动空间。
而“聪明钱”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钱”一再地发现调整信号,可是,预期中的调整却几乎没有过像样的表现。每次应该出现的调整无不以急促的盘中急跌方式忽悠过去,甚至连加息之类的重大利空也成了反手做多的机会,让“聪明钱”不能不为之大跌眼镜。在“聪明钱”一次又一次手忙脚乱地应对可能出现的调整时,“笨钱”却依然不管不顾地勇往直前。
“聪明钱”的错误在于他们不仅不能坚守自己的正确理念,而且一旦见到“笨钱”占了点便宜,就不免见利忘义,赶紧去插“笨钱”的队。有时候,“聪明钱”做起投机行情来比散户还散户。难怪有人谓之曰“大散户”。于是大散户跟小散户的风,“聪明钱”学“笨钱”的样。
不过,“笨钱”虽然在这次疯牛行情中大赚了一把,但是,手心里的钱同时也浸透了他们的冷汗。因为谁都知道,这些钱并不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赚来的,而是靠勇气搏来的。这在性质上与赌博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运气到底能不能伴你一路同行呢?
历史的教训不应轻易忘记。历史不止一次地玩弄过过于轻信政策市也过于迷信运气的“笨钱”。所谓“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