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莲
最近,一个名字挺拗口的股票频繁见诸传媒,想不见都难,它叫“杭萧钢构”。
股市火了,传闻就会满天飞。从来对传闻不屑,觉得它像多嘴妇人的喋喋不休,有也说无也传,唯恐天下不乱。于是,一直没兴趣搭理什么杭萧钢构(600477)
(行情,资讯)。
再提杭萧钢构,是因为中国证监会3月22日宣布,已责成上海证券交易所和相关证监局就杭萧钢构这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以及是否存在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的行为进行调查。这是证监会首次在敏感问题没有取得调查结论前向新闻界通报调查进展情况。我认为,这是政府对投资者负责任的做法。
又提杭萧钢构,是因为它虽然前天公布了近350亿美元巨额合同的说明性公告,但该合同所依赖的关键合同依旧没有现身,投资者依然雾里看花。
谁来告诉我们事件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信息社会,资讯发达,到底该信哪个专家所言,该听什么媒体声音,这实在是个问题。
一直以来对专家很尊敬。新政出台前后,专家有意见和建议,还有评说和讲解,让公众受益匪浅。食品有了问题,消费有了困惑,专家现身说法,指点迷津,令百姓茅塞顿开。这样的专家再多百姓也欢迎。
听多了见惯了“业内专家”、“权威人士”,我们会发现有时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他们所言那样,至于有些专家暗中与利益集团勾结,道白为黑,借机敛财,就更加令人不安了。
就拿股市说事吧,前不久,证券分析师蔡国澍在互联网上发布谣言,引发相关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被证监会立案稽查。此前,证监会还曾取消了“黑嘴股评家”赵笑云的股评资格,并“通缉”了另一个“黑嘴股评家”唐能通。不知道这些专业人士是否炒股,如果炒,那么他们一定收益丰厚,如果不炒,那么他们无疑居心不良。
所以,别把专家太当回事。
当然,白纸黑字的专家言论,都是由媒体发布的,因为承载信息是媒体的重要作用。也正如此,媒体的信息把关就显得尤为重要。老报人都知道,准确、时效是新闻的生命,但是,眼下,这份“生命”被很多人看轻了。至于2年前在某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开开设“新闻炒作学”,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可能不知道,之前,在崇尚言论自由的美国,因为伊拉克战争中炒作假新闻,《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与总编辑双双宣布辞职,造假者被永远逐出新闻业。
因为媒体把关不严,有时会让专家“蒙冤”。结果被公众误读,就要由专家或官方出面澄清一番。如此几个来来回回,老百姓早已有了信任危机。最后,他们不知道究竟该听谁的了。
如果正规渠道信息不畅通或者不准确,小道消息必定会漫天乱飞。究竟该听谁的?为了保证中国股市的正常发展和有序运行,应该尽快建立例行的而不是随意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重大决策的听证制度,让真实的声音有一个最权威的出口。
相关专题:
杭萧钢构344亿订单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