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娟
股市火了,笑话也多了。前几天一个入市不久的朋友心急火燎地在网上问我:“股票涨停板了还抛得出去吗?”“当然可以了!”“我的股票今天涨停板,为什么抛不出去?”“不会吧,只听说跌停板有可能卖不出去,没听说涨停板卖不出去。”她连续操作几遍仍不成功,于是打电话去证券公司“质问”,工作人员倒是一语中的,“你什么时候买的啊?”“我今天买的呀!”咳!怪不得抛不出去,股市最基本的“T 1”原则都没搞清呢。
这就是以百米冲刺速度进入股市的新股民闹出的形形色色的笑话之一。当井喷行情带来的财富诱惑使他们快速进入股市时,投资教育和知识储备就显得“捉襟见肘”。这又造就了疯狂而让人后怕的投资局面———不懂“T 1”的“投资者”不断地把储蓄搬到股市,因为“谁知道下一次牛市什么时候了,赌一把”;嘴里问着“基金利息是多少”的“投资者”涨时排队买基金,跌时又排队卖基金,过两天涨了又高价买回来,把基金活活做成了股票。
怪不得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强调“要加强股市市场情况信息的及时披露,使股民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周小川行长在3月1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也提醒,对个人投资者来讲,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财富的增长,每个人最好都学一些金融知识,中央银行有很多关于金融知识的材料和投资者教育材料,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金融资产积累。也难怪我们的股市要来些涨涨跌跌,因为现实还是最好的“教科书”,最起码我的“T 1”朋友不再认为“买什么股票都赚钱”。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完全准备充分,才能进入股市,但是“未雨绸缪”对投资者建立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正确的投资理念总是有帮助的。投资者教育匮乏并不能完全归罪于投资者的“不学”,所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谁能想到股市在短短2个月里面市值就能翻番,投资者的学习步伐怎么也没赶上股市的飙升速度。
从笔者的观察来看,绝大多数投资者还是“勤于学,敏于行”的,毕竟大家要对自己的“原始资本”负责,关键是政府、社会给投资者创造了怎样的学习环境。在国外,很多官方网站都有“投资者教育”栏目,这些栏目会针对不同“成熟度”的投资者设置成初级、中级、高级教育,并且教育手法也极其人性化——漫画及通俗化的语言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用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让投资者理解那些枯燥的金融知识是很关键的。
目前,我国一些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致力于此事。去年4月,央行在上海拉开了“金融知识展览”全国巡展的第一站,主要就是用漫画、图表、影像等生动易懂的形式展示了原本枯燥的金融知识。笔者当时作为展览的工作人员曾亲眼目睹市民的学习热情——有人拿摄像机将每一块展板的内容都拍下来,回家慢慢学习;有人一连来了4天,抄了满满十几页纸……据笔者了解,“金融知识展览”的足迹已经走过了重庆、成都、广州、武汉,还将继续向南京等地前行。
今年1月,央行又首发了《金融知识国民读本》,并决定向国家“万村书库”工程、高等院校和各地公共图书馆等免费赠送共计超过10万本,为投资者教育添上了浓彩重墨的一笔。该书就摒弃了居高临下的教科书面孔,把复杂的经济金融原理与大家熟悉的典故、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解释专业的金融术语和概念,循循善诱地将读者引入到经济生活中。
此外,中国证监会也将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经常化作为2007年的一项重点工作。4月1日,证监会还将专门对投资者教育工作展开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核实各代销机构是否能够有效发放《基金投资者教育手册》;是否在基金开户和交易凭证上印有明显的风险提示内容,并由投资人确认后妥善进行存档。
我们相信,随着政府对投资者教育渐入佳境,充满知识渴求的中国投资者必将走向成熟。